《王嘉良回忆录》第二章 出征沈阳
第二章 出征沈阳
1.在孙吴县的时候您是怎样下棋的呢?
那时候我仅仅是会下,但是不怎么爱好。主要由于我父亲的棋好,经常有人找他下棋,我很少去下。
父亲也并不和我下棋,他的残棋功夫较好,有时也指点我一下。
2. 那您是到了哈尔滨以后才开始下棋的?
对,我叔叔在道里八道街开了一家小家具店,我住在后院。自从在七道街认识了金先生后,我开始看他送给我的书,是《象棋谱大全》中比较重要的《桔中秘》和《梅花谱》等。我看《适情雅趣》时开始对杀棋十分感兴趣,时间久了, 仅看图就能算出十几步的杀着。金先生还送给我一副棋 子,是硬木制的,上面的字刻得极好,而且这副棋子还很有 “来历”。满洲时期哈尔滨举行象棋比赛,金先生力挫群雄, 夺得了冠军,这副棋子就是得的奖品。我十分喜欢这副棋子,就做了一个木头棋盘,天天抱着棋去公园(今天的兆麟公园)下棋。当时公园里还有些动物,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大台子上的象棋表演。每一枚象棋子足有洗脸盆那么大,走棋时得小孩去搬。我那时天天泡在公园里,对象棋已经着了迷,也不上学了。
在这段时间我的棋飞速地进步,对哈尔滨的棋坛也基本了解了。当时哈尔滨最厉害的两个人是王若全和毛如阁。王若全是青年中医,后来成为中医学院教授,毛如阁家住道外,由于有一只眼睛不好,棋友们都叫他毛瞎子、外号毛大侠。
我初见王若全时曾输给过他,大约半年以后,我又找他下棋,结果连和三盘,从此他再没和我下过棋。
3. 这时您在象棋界也有点名声了吧?
反正当时在哈尔滨对手已经很少了,这得提起一个 人。此人名叫王敬宣,是五虎将之后的第一高手,擅走单提马,谁要是能把他赢了,就可以算是哈尔滨的一流高手了,此人可算是当时哈尔滨象棋界的一把尺子。有一次我们在太极卦馆唠嗑,王敬宣说起谢侠逊下盲棋的事儿,说他如何如何的厉害。我一听就说:“那也不算什么,盲棋我也能下。”他听了并不相信,非要和我试试。其实我以前也没下过盲棋,就是经常看棋书,加上年轻时记忆力好,就和他这么下了一盘盲棋,结果我就把他赢了。于是他写了一本叫《后生可畏——哈尔滨象棋三少年》。其实现在说起来下盲棋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,只要是高手都可以下。
4. 象棋三少年指的都是谁呢?
第一指的是中医学院的王若全,第二个就是毛瞎子, 第三个说的就是我。后来王若全专心研究中医学,没有时间下棋,他的徒弟张东禄就补上了他的位子。
张东禄的棋很好,有一天他跟我说沈阳来了个高手,头一盘就把毛瞎子赢了。我一听来了劲,就跑到张东禄家邀请这个人下棋。此人名叫曹洪起,外号曹刷子,这次是来哈尔滨出差。我们在张东禄家下了两盘棋,我输了一盘和了一盘,他就不和我下了。因为他后来又输给毛瞎子两盘棋,他总找毛瞎子下,想捞回来。
半年以后,他又从沈阳来哈尔滨,我又去找他下棋,他输了。他就跟我说起沈阳的一些高手,有八大怪,四猛将,五大高手等。他说:“你要有机会到沈阳可以会一会这些 人。”而且他还告诉我沈阳、长春一带棋风极盛。
去沈阳之前我到过长春,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凤春。我和他下的第一盘棋就输了,开局一步飞相他就看了15分钟,棋下得极慢。到中局时有一步极简单的棋他竟看了80分钟,这在围棋里也算是长考了。我耐性不够,实在坐不住板凳,结果这盘棋就输了。我们两个人因为棋成了好朋友,他就介绍我去沈阳鲁家茶社,那儿有不少高手。
5. 后来您是怎样去沈阳的呢?
我当时在哈尔滨的一家工厂学徒,我所在的工厂在沈阳开了个分厂,刚刚建好,需要去一批工人。本来是没打算让我去的,可是我惦记着会一会沈阳的高手,便极力要求去沈阳的分厂。
到了沈阳后我按着刘凤春的指点去了鲁家茶社。鲁家茶社在沈阳北市场,名字虽叫茶社,实际上来茶社的人都是下棋的。每天早晨花两毛钱要一壶好茶,就可以一整天在那里下棋、聊天。
鲁家茶社的生意不错,当地的许多高手都在那儿下棋。
6. 下彩棋的多吗?
没有,当时东北没有下彩棋的,南方下彩棋比较盛行。
在鲁家茶社我最先遇到了董玉科,人送外号列炮王,先后手列手炮很厉害。被我赢了后,又有一个叫铁林九的,棋比董玉科还要好,但还是被我赢了,后来再战薛家语时我就没能赢下。然而最遗憾的是没有会一下沈阳的第一高手、曾得过满洲第三的那留旭,还有沈阳高手崔士杰。我很遗憾地回到了哈尔滨,心中又冒起了个新的念头。
(未完待续)